以下文章来源于新建筑公众号 ,作者第二十七届民居会。
5月12日至14日,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民居保护与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民居建筑学术年会于华中科技大学召开。5月14日下午,第二十七届民居建筑学术年会闭幕式在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100报告厅举行,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穆钧教授、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王晖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黄印武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陶金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潘玥副教授受邀为闭幕式做主旨报告。报告分为上下两场,分别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浈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振副教授主持。
主旨报告一:从定性到定量:传统硬件工艺现代应用研究与实践
北京建筑大学穆钧教授作了题为《从定性到定量:传统硬件工艺现代应用研究与实践》的主旨报告,对近年来他从事的生土建筑研究同与会专家及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分享。
北京建筑大学穆钧教授
首先,穆钧教授简要介绍了中国生土营建的传统,并回顾了以中国建筑学会生土建筑分会为代表的我国生土建筑研究历程。
其次,系统论述了中国传统生土营建工艺在当代具有的应用潜力和优势,以及相对缺陷,并介绍了现代生土建筑研究的国际动态,以及相关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
中国传统生土营建工艺
生土建筑系统研究图示
基于现代生土材料科学研究成果,团队基于我国城乡建设的现状与条件制约,通过广泛的田野考察积累和试验研究,有效克服了传统夯土的固有缺陷,并针对乡村建设、大型公建、工艺夯筑研发出一系列的现代夯土建筑技术施工体系,初步呈现新技术体系的设计应用潜力。在此过程中,现代夯土建筑技术体系趋于成熟,并编制《现代夯土建筑技术规程》。使得高标准与极限挑战进一步拓展了新技术体系的利用空间,不断优化施工专业化和成本控制。近期,将生土建筑技术与参数化设计结合,不断丰富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推动工艺的迭代,从单纯的解决问题到系统性拓展,突破多元条件与应用需求的技术挑战,实现综合性价比的有效控制。
穆钧团队生土建筑研究与应用实践回顾
同时,与课程教学结合先后组织相关课程设计,带领学生参加校内工作营、驻村工作营、专题的建筑展览。最近又发起了面向大众的研学工作坊,提供面向社会大众的普及教育。
各地生土材料表现力
第三部分围绕生土建筑在现代转型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团队的实践与研究从基础研究到实践拓展、产品设计、科普教育。同时,也意识到仍面临大量关键技术问题尚待量化研究。夯土容易,但难于精益求精,在追求品质的同时控制成本。最后,呼吁传统建筑需要在科学的方向做系统的研究,真正的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
主旨报告二:内观的历史:堂室格局演化视野下的乡土建筑研究
浙江大学王晖教授作了题为《内观的历史:堂室格局演化视野下的乡土建筑研究》的主旨发言,围绕近年来他所做的相关研究与在场专家学者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浙江大学王晖教授
第一部分为“乡土建筑本体研究”,王晖教授以“分类是研究的基础”为切入点,论述了乡土建筑本体研究中对建筑形态与空间类型的传统分类方法,如按外部形态分类、按轴线或院落构成分类等,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点和局限。
乡土建筑形态与空间类型分类方法分析
第二部分为“内观的视角”,王晖教授在早年参与中日联合民居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年代久远的瑶族古民居中普遍存在“前堂·后室”现象,它明显区别于常见的“一明两暗”格局,而近代以来,民居内部的空间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由此产生了“内观的视角”,从“堂”与“室”(也可拓展为乡土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空间关系入手对空间构成与演变机制进行探索。
乡土建筑研究的内观视角
王晖教授循着“堂室格局及其变迁”这条线索,对瑶、苗、壮、侗、土家等民族民居展开深入研究,并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追根溯源,获得了一些新的认知。这些前期成果总结在了《民居在野:西南少数民族民居堂室格局研究》(2016)一书中,此书已成为了该领域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第三部分为“方法论与前期研究”。王晖教授主要讲述了文化人类学中的进化论、传播论以及比较法等对乡土建筑研究的价值。其中,比较法的核心在于比较框架的建立,而在运用该方法时需要对“源与流”、“原生形态与次生形态”和“族群内与族群外”等问题进行仔细分辨。
乡土建筑研究的方法论与前期研究
第四部分为“从乡野到庙堂”,王晖教授近年来重点从建筑史方面研究了“前堂后室”格局的演变。参照刘敦桢先生对汉代宫室的研究思路,推断北魏平城主要宫殿中“前后殿、东西堂”的典型模式,可能源于“前堂后室空间与功能的进一步分化”。对唐宋时期儒家主体建筑空间原型的研究,表明直到北宋时期前堂后室仍然是观念上的主流范式,拓展了历史领域的认知。该研究也为如今乡土建筑的历史溯源研究提供了支撑。
庙堂中的堂室演变
第五部分为“再到乡野”,王晖教授再次谈到了瑶族乡土建筑。瑶族民居的前堂后室与早期居住建筑格局存在关联的可能性较大。虽然该格局在汉族的乡土建筑中已无处可寻,但这一视角对汉族乡土建筑研究有重要价值。王晖教授以浙中地区的兰溪祠堂为例,考察其内部特殊的空间格局,探讨了其与唐宋风格的关系。
乡土建筑中的历史遗韵
结语部分,王晖教授提到以上研究是从瑶族民居近代的形态变化这一微观现象出发逐渐拓展,通过对比其他民族相关状况获得共性认识,进而反推汉族地区建筑形制是如何从“前堂后室”到“一明两暗”。空间范式的演进与传播研究具有普遍性意义,这种由内而外的视角具有内在性、历史性、根源性、广延性和统一性,有助于推陈出新,推动乡土建筑和建筑历史研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堂室格局范式演进与传播示意
主旨报告三:回归日常的乡土建筑
上海交通大学黄印武教授作了题为《回归日常的乡土建筑》的主旨报告,就近期他专注的乡土建筑研究实践同与会专家及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黄印武教授
主旨报告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未来还会有乡土建筑吗”破题,从“乡土的内涵”、“乡土空间与生活”、“乡土建筑的现代适应性”和“乡土建造的更新可能性”四个方面展开。首先,说到“乡土”,它与人的活动紧密相关。在乡土建筑材料、构件尺寸、工艺背后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生产和建造之间的密切关联,并不是孤立的活动,暗含了乡风和民俗关联在里面,民居的建造过程更是社会认同的过程。
乡土建造建屋立架仪式活动场景
第二部分讲述了“场所复兴”。剑川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镇,通过项目的更新希望再现茶马古道驿站的价值。通过设计促进传统匠作的沿袭与发展。建筑空间不能独立看待,应该整体看待物质和非物质的部分。这里不仅是单纯的建筑空间,还包含了丰富的活动,也是乡土建筑最生动、最有活力的部分。只有这种活动的延续,乡土空间才能真正延续。
市集场景老照片
建成后市集实景图
第三部分“生长更替”,赋予乡土民居整合进现代生活的可能性。以沙溪先锋书店项目为例,将原有场地粮食加工的作坊改建为书店,并新建了咖啡馆,后期又进行了扩建。仍然采用了原来的技术和材料,想表达出传统空间也可以传达出现代的品质。将现代生活融入乡土建筑。而更重要的是这种空间的品质提供了城乡融合的可能,同时吸引城市和乡村的人。
书店改建前后内部实景图对照
主旨报告第四部分“兼容并蓄”。沙溪城隍庙项目中,在保持传统建造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技术更新得可能,如瓦件、砖、土墙、屋面改造等。传统和现代的表达不是矛盾的,尊重其本质的设计可以很好的延续其真实性。
最后,总结回归日常的乡土建造。首先,要回归日常生活的状态,乡土建造是乡土环境里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它理解成乡土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次,积极传承推动可持续,随着时代变迁需要通过新的设计和技术介入,让传统获得新的生命。第三,强化以民为本的体系,乡土建筑的发展要服务于本地的居民,只有被他们所认可和欣赏,乡土建筑才能够真正传承下去。
项目中对建筑细节的更新——建筑鸟瞰图
项目中对建筑细节的更新——木骨夯土墙施工实景
主旨报告四:广东的乡土设防聚落和民居
华南理工大学陶金教授作了题为《广东的乡土设防聚落和民居》的主旨报告,对近年来他做的相关研究同与会专家及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分享。
华南理工大学陶金教授
报告第一部分,陶金教授介绍了广东乡土设防聚落的历史地理背景。广东地理环境复杂,乡土聚落长期面临来自海洋和山岭的威胁。例如,海盗问题严重;海禁政策导致的社会动荡;移民涌入产生的土客矛盾;中央政府力量薄弱等。因此,当地居民对安全防卫有强烈需求,从而体现在聚落和建筑中。
广东乡土设防聚落
第二部分讲述了广东乡土聚落的设防方式。第一种是垂直阻断:利用山体进行设防。并列举了英德马洞、南岗古排、彭家祠等实例。第二种方法是水平阻隔:利用水体进行设防。并列举了溪头大寨、黎槎村等实例。这些案例展示了广东乡土设防聚落如何巧妙结合自然环境,利用地形、山体和水体等自然要素增强防御能力。
垂直阻断:利用山体来进行设防
第三部分介绍了广东地区通用的防御形制:围村和围屋。围村是通过建造围墙和角楼等构筑物环绕村庄形成封闭边界,围屋则是直接利用房屋将整个建筑围合起来,提供安全和私密的居住环境。这些通用的防御形制在广东地区广泛应用,构筑了乡土聚落的防御体系。
围村的类型
第四部分讲述了广东设防民居中丰富的防御组件和构造。通过不同的组合形式,这些构造提供了多样化的防御能力,保护乡土聚落的居民安全。举例说明的构造包括角楼-望楼-走马廊的组合、风水塘-禾坪-伸手门楼-天街的组合、濠-墙-房的组合、门楼-门的组合以及铳斗-射击孔的组合。
角楼-望楼-走马廊
第五部分讲述了广东设防民居的两种类型:碉楼和别墅。碉楼的平面组成包括专门用于防御的小型平面形式和兼具生活生产功能的较大平面形式。此外,民国时期的别墅也是一种具有特点的设防民居类型。这些别墅形式封闭,并设有炮楼等防御结构,通常与传统建筑相结合。
民国别墅
第六部分讲述了文化与设防聚落和民居的多样性。陶金教授以广东清远的学发公祠为例,展示了戏剧性建筑的特点,讲述了广府和客家民居文化与民居形态上存在差异。广府民居通常呈现小型的、住防分离的设防形态。客家民居通常呈现大型的、住防一体的设防形态。
文化与设防形态分异
主旨报告五:探索民居研究新范式:风土建筑理论与方法
同济大学潘玥副教授作了题为《探索民居研究新范式:风土建筑理论与方法》的主旨报告,对近年来她做的相关研究同与会专家及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分享。
同济大学潘玥副教授
报告第一部分,潘玥副教授介绍了风土建筑现代理论问题的由来,并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首先,她提到了西方对工业时代文化转变问题的反思。她引用了哈贝马斯的《后民族结构》,指出欧洲通过“创造性的摧毁过程”来建立现代。其次,潘玥副教授谈到了精确科学与“传统的不可修复性”之间的关系。最后,她提到了“风土现代”的概念以及对现代性的反思。
探索民居研究新范式
梁思成、林徽因首开民居考察,见于《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1935)专门列有“山西民居”。相当于vernacular architecture的中译在中国古建筑研究中的采用。1930-1946年间印行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集合了当时研究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成果,在7卷23 期22册中,与民居相关的还有龙庆忠《穴居杂考》(1934)等。刘敦桢在1938-1941年与营造学社 的社员一起对云南、四川、西康等省、县进行了大量的古建筑、古民居调查,撰写发表了《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1941)。《中国住宅概说》于1957年完成第一版,对民居进行分类,按照平面分为9种(圆形、纵长方形、横长方形、曲尺形、环形等),系统框架下的民居研究得以开启,民居开始成为中国建筑史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法、英、日版行销于海外。
中国民居研究的探索
第二部分讲述了风土建筑的定义:什么是“vernacular”?其最初的意思是指居住在主人房屋附近的人,具有家庭事务、本土性和土生土长的特点。托马斯·布朗特在《词集》中使用“vernacular”来形容“某人所居的住屋或乡村所特有的、独特的性质;自然的”。在现代英语词典中,“vernacular”指的是某一特定群体或从事某种特定活动的人群所使用的术语。
风土建筑的定义
第三部分讲述了“文化-环境”双重属性的逐渐发现。1997年《世界风土建筑百科全书》确立了vernacular architecture具有“文化-环境”的双重属性,《墨西哥宪章》的定义呼应了这一属性,相关研究与保护“史地维度”渐强。
第四部分讲述了风土建筑研究时间轴。在早期的风土观阶段(18-19世纪),风土建筑并未引起太多关注,常被忽视为高级艺术的对立物。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风土建筑研究进入勃兴阶段,风土建筑是现代设计早期的借鉴对象,用以对抗传统学院派的设计。20世纪60-90年代,风土建筑研究经历了学科转向的阶段。人们开始反思极端现代性,史地维度的研究逐渐加强。
风土建筑研究时间轴
第五部分迁移语言学的方法,提出了三种风土建筑的理论范式:属于“记忆”范畴的如画范式(picturesque),属于“理性”范畴的客观性范式和属于“感知”范畴的场所范式。
风土建筑的三种理论范式
报告的最后,潘玥副教授表示希望引起民居研究领域同仁的共略:共同以文化民主的方式引领大众认识,喜爱、守护风土建筑透产,唤起社会保护和延续风土建筑的热情和共识,进一步寻求对其加以深入研究与多元保护的有效途径!
中国风土建筑谱系的研究汇集
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新建筑杂志社
2023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