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新建筑公众号 ,作者第二十七届民居会。
5月12日至14日,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民居保护与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民居建筑学术年会于华中科技大学召开。5月13日上午,第二十七届民居建筑学术年会开幕式在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报告厅举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王军大师,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徐峰教授,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民居建筑大师陆琦教授,《新建筑》杂志主编、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副院长李晓峰教授四位嘉宾受邀为开幕式做主旨报告。报告分为上下两场,分别由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谭刚毅教授与清华大学王路教授主持。
主旨报告一:大西北的思考——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实践砥砺前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军教授首先做题为《大西北的思考——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实践砥砺前行》的主题报告,就其团队多年来深耕大西北乡土聚落的研究思考与实践经验同与会专家及学者进行分享与讨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军教授
王军大师首先介绍了大西北与南方迥异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并梳理了中国历代民居学者自20世纪30年代始对西北地区传统民居研究所做的工作与成果。他特别强调了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大师任震英先生作为西北乡土践行者对西北乡土研究专业化、系统化发展的贡献。
报告第二、三部分王军大师分别介绍研究团队近年来在黄土高原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所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西北乡土建筑研究团队在黄土高原上所做的乡土民居调查、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王军大师归纳了关于黄土高原的问题与思考,介绍了其研究团队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的相关实践项目,以强调乡土研究应聚焦实践。第一项科研示范项目依托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进行的陕西省安塞县梅塔村的乡村规划与绿色建筑设计,探讨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用清洁能源、发展生态民居的可能性。第二个实践案例是位于河南三门峡陕县官寨头村的新型地坑院窑洞示范,通过引入新的工艺、材料和结构优化传统地坑院多项不利因素,在传承地域文化的基础上保证了新民居宜居、节能、节地。该项目为地坑院注入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活力,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第三项研究是基于甘肃、新疆等地绿洲聚落调研而进行的地域资源约束下的聚落营造体系与模式探索。水渠、道路和防护林构成了新疆地区绿洲聚落典型的乡村空间结构,对绿洲聚落的研究或可构成中国特色的“绿洲建筑学”,服务于我国相关学术理论体系建构。
关于黄土高原的问题和思考
黄土高原问题导向下的科研示范项目
报告第三部分介绍了团队自2011年始对青海省农村、牧区的聚落与民居的全面普查和研究实践。通过划分青海省聚落与民居类型,撰写调研报告,设计农村民房图集,王军大师及其团队为青海省乡土新民居发展做出建设性贡献。报告着重介绍了两项设计实践:一是依托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在兔儿干村示范基地设计建成集成8项绿色建筑技术的新型庄廓院,在传承中创新民居形式功能与建筑技术,探索可再生能源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二是呼吁在青海班玛县玛可河流域进行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
青藏高原乡村聚落更新示范
早在2015年,王军教授就指出,青海各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村落民居、农牧方式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等构成了完整独立的生态单元,应实行整体保护,尤其是以流域为整体的保护区模式。
青藏高原传统聚落整体保护探索
在报告最后,王军教授再次强调,乡土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鼓励各位学者薪火相传、砥砺前行。
西北乡土建筑团队——薪火相传,砥砺前行
主旨报告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研究
湖南大学徐峰教授作了题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研究》的主旨报告,对其主持的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做研究背景介绍、核心概念阐释、发展模式分类、指标评价体系和相关技术策略介绍。
湖南大学徐峰教授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新型城镇化的时代,新型城镇化战略必须与乡村振兴战略双轮驱动,同步推进。自2005年开始新农村建设至今,我国乡村建设经历了从二元结构到城乡结合,从以经济为主的发展到经济与人居环境的共同发展理念的变化。在此进程中,二元结构的改变对乡村产生了“乡”、“土”两个方面的巨大影响和破坏。其中“乡”是指乡村人口流失、治理失效和文化瓦解,“土”是指生态恶化和土地闲置。针对上述问题,田园综合体模式下的乡村营造应“既不离乡又不离土”,实现乡村生活富裕、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愿景。
中国乡村建设发展面临问题
徐峰教授所主持的赣豫鄂湘田园综合体宜居村镇综合示范项目以生态环境改善为前提,现代农业发展为基础,休闲旅游为特色,紧紧围绕“三生”功能协调,以田园综合体为载体进行绿色宜居城镇的建设模式研究,探索示范和推广发展模式的路径。田园综合体应该以农业建设为主导,以实现村民宜居为主要目的;在其功能区划分中,不能只关注其景观吸引核,而应明确农业生产区作为生产性的主要功能部分的重要性。
田园综合体功能区划分
乡村建设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演变过程,存在政府、市场与村民的三方博弈。必须做好管理调控和优化。为避免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发展在旅游开发的推动下丧失地域文脉与特色特征,必须考虑乡村自然环境与文化资源的差异及乡村发展的施工复杂性,多专业融合、多目标协同,提出可构建的综合产业体系。对各乡村的发展规划应考虑其内源性与外源性资源要素,在此基础上进行特征识别,根据发展优势度最终提出适宜各个乡村的发展模式。
参考国际乡村建设经验,徐教授提出城镇化过程会经历由政府主导的早期阶段,由政府培养和社会跟进的中期阶段,以及政府领导、国民主导的后期阶段。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必须坚持多元发展模式,向由政府领导、国民主导的方向发展。参考既有乡村分类模式,结合政策指导及乡村产业特色,徐教授提出产业模块化分类概念,提倡结合“三生”基础模块与文化、旅游、互联网等特色模块构成“3+7”组合模式,创新模块化评价体系下的田园综合体多元发展路径,形成全周期、全要素视域下的发展策略。
现阶段田园综合体项目产业发展模式
乡村多维发展潜力及功能模块组合
在报告最后,徐峰教授以已进行的乡村建设示范工作为例,具体展示了不同类型乡村社区的发展评价、分类分级识别、建设发展策略和传统文化传承等内容。徐教授强调,乡村建设发展应有机融合自上而下的有组织引导和自下而上的自发性建造。最后,徐峰教授对我国乡村建设发展表达了美好的期望,鼓励在座各位同仁共同努力,为中国的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主旨报告三:粤海汉民系民居研究之思考
华南理工大学陆琦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粤海汉民系民居研究之思考》,就长期以来他及团队关注的粤海汉民系民居研究问题同与会专家与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分享。
华南理工大学陆琦教授
主旨报告首先介绍了陆琦教授与团队几十年来关于粤海汉民系研究成果,解释了何为“民系”,何为“粤海”以及“粤海民系”的概念。陆琦教授指出,粤海汉民系研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甚至更早就已经开始,将民系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来切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陆元鼎先生首先提出来。2013年,陆琦教授与团队出版了《广府民居》、《客家民居》、《潮汕民居》、《雷州民居》四本著作,从广府、客家、潮汕与雷州四个民系的角度进行广东地区的民居研究。陆琦教授表示民系是一个民族里边的次民族或者叫亚民族,是指一个民族内部的分支,分支内部有共同或同类的语言、文化、风俗。
关于粤海民系民居研究的相关问题,陆琦教授从“分布”、“类型”、“演变”与“启示”四个方面进行报告。从分布来说,报告以汉语言分布情况阐述粤海民系分布。粤海区域内,以生活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汉族广府片区最具影响力,形成了珠三角广府文化核心区,同时还形成了梅州客家文化核心区、粤北客家文化亚区、粤东潮汕文化核心区等区域。
粤海民系分布图
从村落的类型来看,报告称粤海村落布局形式大致分为以下四种:一是梳式布局系统,在广东大部分地区都有,是广府地区农村中最典型的村落布局形式;二是棋盘式布局系统,在粤西、粤中地区较多见;三是放射状布局,其应该说是梳式、棋盘式布局的一种特殊方式;四是组团式布局,其是广西、粤西地区部分村落的代表形式。除以上四种村落布局类型外,还存在梳式、组团式与散点式等布局形式混合运用,但有一定的规律性,大多核心区较为整齐划一。
梳式、棋盘式、放射式、组团式布局村落
从民居的类型来看,粤海广府民居的平面布局形式常见的有竹筒屋、明字屋与三间两廊式,以三间两廊最为常见。同时还存在一些大型天井院落式民居,如广州西关大屋,粤西光二大屋,桂东南大芦村桂香堂等等。
粤海广府民居平面类型
关于广府民居的演变方面,报告详细讲解了三间两廊梳式布局与客家民系的围龙屋与堂横屋,以及潮汕民居、雷州民居的比较,论述其演化过程的推断。
报告最后,陆琦教授阐述了粤海汉民系民居研究所带来的启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民居研究不能够只关注一些典型性的民系建筑,更多的是应跳出单一民系思考,探索民系之间的异同关联性;二是民系接壤地区之间无明显分界线,聚落格局与民居样式是相互借鉴的;三是民系民居与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以及迁徙地原居住生活习性有关。
主旨报告四:文野耕耘:武陵干栏研究40年回眸
华中科技大学李晓峰教授做了题为《文野耕耘:武陵干栏研究40年回眸》的主旨报告,回顾了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建系40年来在武陵干栏方面所做的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李晓峰教授
李晓峰教授从“发端与深耕”(1982-2002年)、“承继与拓展”(2002-2012年)、“提升与多元”(2012-2022年)、“延伸与愿景”(2022-2032年)四个阶段分享了华中科技大学干栏研究的40年。
华中大对武陵干栏的研究始于建筑系创办前辈之一的张良皋先生,早在1960-1980年代,张良皋先生就一直在思考筵席制度与干栏形式的关系。1982年,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系成立,张良皋先生开始带领团队进行干栏建筑的调研。1990年代,张先生先后获得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干栏建筑研究进入深耕阶段。至20世纪初,张良皋先生陆续发表一系列成果,出版著作《武陵土家》、《匠学七说》、《巴史别观》、《蒿排世界》等,发表论文160余篇。武陵干栏建筑研究是张良皋先生打造的一块学术高地,李晓峰教授从历史维度、空间维度、研究版块、研究路径、相关目标等方面分析张良皋先生有关武陵干栏的研究系统,总结张良皋先生及其团队的学术贡献包括:武陵干栏与聚居文明关联研究、多民族干栏建筑的传播脉络、武陵干栏与巴楚文化关联研究、干栏建筑民族学、地理学研究。
1982-2002张良皋及其团队学术贡献
华中大武陵干栏研究的第二阶段是承继与拓展阶段,以鄂西干栏再调查承继第一阶段的研究,从物质遗产到非物质遗产、从民宅到聚落进行拓展。这一阶段,以李晓峰教授、谭刚毅教授、赵逵教授等多位老师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多次深入武陵地区进行干栏聚落调查,调查区域从鄂西地区延伸到桂北、湘西、黔东等区域,并获得多项基金项目的支持,2008年成立“民族建筑研究中心”,将武陵干栏聚落与建筑纳入中心重要的研究领域,团队成员近60人。此外,团队从文化线路、人类学、地理学等多维视野拓展干栏研究,并通过三峡工程文物保护等实践项目从文化遗产视野展开干栏聚落的调查与研究。
2008年成立民族建筑研究中心
2012-2022年是华中大武陵干栏研究的提升与多元阶段,这一阶段,华中大研究团队将干栏体系研究拓展到民族建筑、营造系统、文化线路、流域文化以及遗产视野下的保护与利用等多方面,并从社会史研究、建造史研究以及口述史研究等多元视野展开武陵干栏研究。团队先后获得近十项国家级、省部级基金的支持,与湖北省民宗委联合共建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实训基地,在中央四部委的支持下建立了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出版一系列著作与论文,进行几十项设计实践,成果先后获得国家民委三等奖、湖北省社科一等奖、湖北省规划学会一等奖、湖北省优秀村落保护案例等荣誉奖项。
2002-2022华中团队的探索
李晓峰教授总结2002-2022年华中大团队在武陵干栏的探索上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干栏研究深度和广度拓展,包括多维视野与方法拓展;二是干栏建造体系研究,包括谱系、匠人、匠艺、匠具等;三是从研究到实践项目,包括村落规划与建筑设计;四是干栏匠作口述史研究,包括物质遗产结合非物质遗产以及空间遗产研究等。
对于未来十年干栏研究视野的展望,李晓峰教授提出了干栏文化、干栏建造、干栏聚居与干栏遗产四个研究版块,以期实现建立武陵干栏研究的史学体系、建造体系、生活适应机制与遗产价值体系的研究目标。
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新建筑杂志社
2023年5月24日